烟草在线转自《中国烟草》
随着行业“532”、“461”品牌发展蓝图的绘就,云产卷烟因其在中国卷烟品牌格局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成为关注的焦点。2009年全国卷烟品牌销量和销售收入前10名品牌中,云产卷烟品牌各占4席。“红塔山”、“云烟”、“红河”、“玉溪”四大品牌市场基础雄厚,发展态势良好,国家局局长姜成康称其为“中国烟草的共同财富”。
2010年4月,姜成康局长在云南中烟工业公司(以下简称为云南中烟)调研时提出,云南卷烟工业推进“卷烟上水平”要力争实现“高端品牌要有影响力,处于强势地位;中端品牌要争第一,处于引领地位;国际市场要求新突破,处于领先地位”。以此为指引,云产卷烟品牌正逐步向“大品牌”时代迈进。
云南卷烟工业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
新规划:打造“大品牌”
云南卷烟工业的发展始终和云产卷烟品牌的发展息息相关。上世纪60年代,正是“云烟”、“玉溪”等品牌的崛起造就了“一云二贵三中华”的美誉;上世纪90年代,“红河”品牌的异军突起让地处西南边陲的红河卷烟厂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世纪之初,“红塔山”品牌的“王者归来”让云南卷烟工业经历了关键的逆境崛起……
云产卷烟一路走来,有低谷也有高潮,有欢笑也有泪水,但风雨过后终见彩虹。自工商分开以来,云产卷烟获得了更高的发展平台,迈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在6月3日召开的云产卷烟大品牌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云南中烟总经理张水长回顾说:“自2004年起,云南卷烟工业连续迈出了‘9变4’、‘4变3’、‘3变2’的步伐,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竞争力明显增强。以做大做强重点品牌为指引,云产卷烟实现了较大发展。”
对云产卷烟来说,行业推进“卷烟上水平”战略任务预示着一个新起点的到来。云南中烟清醒地认识到,实施大品牌发展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云南中烟副总经理朱绍明说:“一是品牌竞争力不够强,同先进同行相比仍有差距;二是品牌数量、规格偏多,结构不高,个别品牌特色不明显;三是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偏低;四是计划资源不足,1/3的产量需要品牌输出和联营生产解决;五是资源统筹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在原料、装备和品牌互动上存在一些问题。”
破题之处,依然在于自身品牌的发展。张水长说:“云南中烟作为中国烟草的组成部分,必须深刻理解行业的战略意图,勇于承担做大做强品牌的历史责任,奋力打造云产卷烟强势大品牌。”因此,云南中烟制订了“5331”品牌发展规划,即到2015年或是更长一段时间,实现“红塔山”卷烟品牌年销量500万箱,“云烟”品牌300万箱,“红河”品牌300万箱,“玉溪”品牌150万箱。红塔集团和红云红河集团以此为基础分别确定了各自的分项规划。
实际上,云南中烟“5331”规划与姜成康局长对云产卷烟“强势、引领、领先”的定位是高度统一的。云南中烟的四大品牌在“强势、引领、领先”三种角色中都能找到位置:“红塔山”品牌市场规模大、销售收入较高,“红河”品牌拥有较强的市场基础和发展势头,“云烟”品牌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保持着较高结构,“玉溪”作为高档卷烟的代表品牌拥有充足的提升空间,它们各自努力的目标逐渐清晰。
朱绍明说:“在实施‘5331’战略目标过程中,我们将把‘强势’地位作为核心和重点抓好,以‘强势’带动‘引领’,以‘强势’实现‘领先’。”在他看来,强势高端品牌是市场博弈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反映了卷烟工业企业在原料、技术、管理、市场和人才等方面的工作水平。云南中烟将“强势”放在首位,体现了其对“卷烟上水平”的深刻认识。
新起点上新规划,道路已辟方向明。以“5331”发展目标为指引,云南卷烟工业正踏上一段全新征程。
新举措:建设“大企业”
依照云南中烟“5331”品牌发展规划计算,云产卷烟四大品牌将形成总计1250万箱的品牌规模。显然,目标的实现是由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条件的支撑决定的,“大品牌”需要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作基础。为此,云南中烟提出围绕“5331”品牌发展规划,协调统筹各种资源,强化基础、苦练内功。
目前,云南中烟正努力加大内部资源统筹调配力度。去年云产卷烟总销量中,尚有1/4的非重点骨干品牌,一、二类烟仅占总量的16.5%。“我们要重点扩大内部品牌互动的范围和数量,使资源向四大重点骨干品牌集中,向一、二类规格倾斜,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张水长说。
云产卷烟确立了“5331”的发展目标
万丈高楼平地起,为了更好支撑云产卷烟品牌规模扩张和结构提升,云南中烟将采取多项举措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夯实原料:云南中烟将做好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各项工作,加强原料基地建设,按每5万担配备1人的要求建立一支约150人的原料生产技术队伍,继续深入实施原料差异化战略,用特色原料保障特色品牌,从而建立和完善“工商协同、厂办基地、互惠共赢”的新型工商合作原料保障机制。
——创新科技:云南中烟将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进行科技攻关和重大专项研究,努力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上取得新的成效、在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热情上取得明显进步,力争在真空加料工艺、功能性薄片研制、云南特有制香和调香技术研究、烟梗膨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进展。
——加强管理:云南中烟将狠抓“全面预算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对标、创优”四项工作重点,争取到“十二五”末期大部分指标达到“中国一流”。通过建立完善品牌的品质控制体系,提升质量保障能力,从而塑造云产卷烟低焦油低危害、高香气高品质的品牌特征。
——培养人才:云南中烟将加强职工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完善中、短期培训计划,继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竞赛活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工队伍。同时加快培养管理和科技领域“大师级”的领军人物,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明确责任、职权和激励措施,从而造就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从云产卷烟品牌的发展现状出发,云南中烟要做大品牌还必须着眼省外。今年云南省内自有计划为700万箱左右,省外控股、参股计划为129万箱,而“5331”战略规划则为1250万箱,尚有421万箱的缺口。对此,云南中烟表示将加强同省外企业的沟通交流,在国家局的指导下寻求稳定、高效和顺畅的合作。张水长说:“和谁联合、加工什么品牌、如何保证产品的均质化,同样是品牌发展的重点。我们将在国家局的指导下,加大同各卷烟工业企业的合作力度,在互动双赢的基础上同省外卷烟工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总之,无论是苦练自身内功还是谋求与省外卷烟工业企业共赢,云南中烟已经行动起来。面对“大对大、强对强、快对快”的竞争格局,种种正在实施或即将展开的措施,正是加速云产卷烟品牌发展的有力之举。
新作为:适应“大市场”
实践证明,卷烟品牌能不能做强做大,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市场对产品的认知和接纳。要打造云产卷烟“大品牌”,云南中烟无疑要用新作为来适应“大市场”,以满足新形势下消费者的需求,正如朱绍明所说,“研究市场变化、适应市场需求,创新思维、引领消费是我们发展大品牌的立足点”。
一方面,云南中烟拥有多个在全国具备较好市场基础、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拥有积聚多年的品牌势能;另一方面,不同品牌、规格之间难免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有可能出现资源浪费和内耗。因此,如何做好各品牌的市场布局至关重要。
朱绍明说:“在加大品牌整合力度的基础上,必须认真做好市场布局。对于争取‘强势’地位的品牌要消除盲点和空白点,既不要因盲目扩张造成销量和价格过大波动,又不能因为保守丧失机遇;对于谋求‘引领’地位的品牌要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加大份额为烟草商业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
以“云烟”品牌为例,该品牌卷烟去年销量排名全国第9,销售收入排名第2,是云产卷烟中具有代表性的高端规模效益型品牌。红云红河集团总裁武怡说:“集团将强化‘云烟’的核心主导地位,突出向高端卷烟发展的战略,重点提升一、二类卷烟,稳步扩展三类卷烟的市场份额,使‘云烟’品牌规模不断扩大、结构类别更趋合理。”对于“云烟”品牌的不同规格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其中“云烟”(印象)系列占位高端,“云烟”(珍品)系列立足效益和规模并举,“云烟”(精品)系列定位于继续保持和扩大同价位卷烟中的领先优势。
而云产卷烟的又一代表“红塔山”品牌,则找准了另一种定位。该品牌去年销量排名全国第3,销售收入排名第5。红塔集团总裁李穗明表示:“我们要做强做大‘红塔山’,注重销量与结构的同步提升,该品牌要力争第一,在中端市场处于引领地位,努力打造世界领先品牌。”显而易见,这一目标是依据品牌发展状况和市场环境变化判定的,结合实际,有的放矢。
符合市场需求,品牌才能觅得发展空间,而了解需求更离不开商业企业的支持和配合。在此次研讨会上,云南中烟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烟草工商企业“共育品牌”的新思路和新形式,不断完善市场服务体系,根据卷烟存销比的变化和价格的波动情况,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调控好货源供应,从而让云产卷烟在市场上呈现“畅销不断档、量大不积压、价稳不倒挂”的发展态势。
在此次研讨会上,云南中烟清晰的品牌发展规划引起了商业企业的广泛关注。重庆市烟草公司副总经理高兴华说:“云南卷烟品牌是行业的共同财富,我们将努力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与云南中烟协调确定云产卷烟品牌在重庆的发展目标,通过进一步做实做细卷烟营销工作,快速高效地满足市场对云产卷烟的旺盛需求。”
“大市场”没有止境,云产卷烟的目光已经瞄向国际市场。在云南中烟2015年的规划中,红塔集团提出实现品牌出口及境外生产30万箱,其中将“HTS(红塔山)”培养成海外销量10万箱的国际品牌;红云红河集团提出将“云烟”品牌培育成为海外销量7万箱规模的形象效益品牌,将“红河”品牌培育成为海外销量13万箱规模的竞争型品牌。
云南中烟以其一贯对“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的不懈追求,铸就了推动云产卷烟品牌发展的强大合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云产卷烟品牌将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努力推动“卷烟上水平”,为中国烟草整体实力的提升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