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发布时间:11-03-03
各有关钢铁企业、单位:
2010年,是我国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变化,努力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胜利完成“十一五”发展规划主要任务目标的一年。这一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是企业生产经营依然面临着高成本、低利润和市场供过于求、钢材价格起伏波动等方面的巨大压力。钢铁企业设备系统的职工,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大降本增效的措施力度、充分发挥了设备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为企业完成当年任务和“十一五”发展目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钢铁行业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
1、钢铁产量高起低落,表观消费量平稳增长
2010年全国累计生产粗钢62665.4万吨,同比增加5308.7万吨,增长9.3%;上半年平均日产粗钢178.6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6.5亿吨水平。下半年平均日产粗钢降到164.8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6亿吨水平。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为5.99亿吨,同比增加3400万吨,增长6%。2010年全球粗钢产量14.14亿吨,同比增长15%;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的比重达到44.34%,比上年下降2.26个百分点。
2、钢铁产品进口略有减少,出口情况明显改善
2010年我国累计进口钢材1643万吨,同比下降6.8%,进口钢坯64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86.1%;出口钢材4256万吨,同比增长73%,出口钢坯14万吨,同比增长229%。将进出口钢材、钢坯都折成粗钢计算,净出口粗钢2730万吨,而2009年为净出口粗钢286万吨。总体看,我国钢材出口状况有较大改善。
3、企业经营效益有所增长,高成本压力没有缓解
2010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总体经济效益比上年有所好转,全年累计实现利润897.13亿元,同比增加307亿元,增长52.02%。其中宝钢实现利润236.19亿元,占大中型企业利润的26.33%。但是全年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2.91%,高成本和微利压力没有缓解。另外,还有7家亏损企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9.13亿元,同比下降54.35%。
二、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2010年开展的主要活动
2010年,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安排,在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和会员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有针对性地组织了相关交流活动,为企业了解钢铁行业宏观运行发展形势,企业间技术交流与合作、管理经验相互借鉴、技术经济指标对标参考,提供了有益的平台,切实起到了协会作为企业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1、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邯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钢铁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会议”于8月19-20日在邯钢召开。来自钢铁企业主管设备工作的领导和有关人员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张长富副会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钢铁行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先进生产力的保护神,一定要牢牢地把握好自己的目标和工作定位,在当前就是要为企业改善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能减排服务,立足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并指出应重点抓好的四个方面工作:一是,一定要进一步夯实设备管理基础工作。二是,一定要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三是,一定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四是,一定要全面推进企业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中钢协首席分析师、副秘书长迟京东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快技术创新,推进钢铁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报告,深入分析了钢铁产业的发展形势。宝钢、鞍钢、武钢、太钢、首钢和邯钢等企业代表,在会上介绍了设备管理经验。与会代表还围绕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十二五”规划重点和目标、当前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宝钢集团副总经理赵周礼作了会议总结。
2、为了进一步规范钢铁企业备件管理指标统计工作,加强各企业间备件管理指标的对比交流和供应方面的互惠合作,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备件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宝钢股份有限公司主持的《钢铁企业备件管理指标统计研讨会》,于2010年5月6-7日在苏州召开。宝钢股份有限公司王建跃总经理助理,以及31家钢铁企业主管采购和设备部门负责人、专业统计人员60多名同志参加会议。会议上,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崔丕江副主任介绍了会议召开的背景及意义;宝钢股份公司设备部介绍了《钢铁企业备件管理指标统计方案》讨论稿,讲解了冶金备件统计框架体系、对标的可行性、统计指标建立等方面的情况。各与会单位通报了本单位备件管理指标统计推进情况、统计口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宝钢股份有限公司王建跃总经理助理,对宝钢股份公司承担企业间备件管理指标定期汇总和交流组织工作,表明了要积极支持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并对近阶段备件供应和管理统计工作,提出了重点要求。
3、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分会共同主办的“2010年冶金备品备件管理年会”,于11月18-19日在浙江宁波召开,参加会议的领导和单位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李世俊首席分析师;宝钢股份公司李永祥副总经理、王建跃总经理助理;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分会有关负责人,以及钢铁企业设备管理、采购主管部门负责人;有关装备制造企业共29家企业近100名代表。冶金备件委员会主任委员、宝钢股份公司王建跃总经理助理,代表委员会做了上年度工作报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首席分析师李世俊以“中国钢铁工业的现状与发展”为题作了专题报告,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形势,提出了行业和企业“十二五”规划应思考的战略任务。大会交流中,宝钢的绿色采购推进、降低轧辊消耗的做法,武钢用采购方式手册规范和指导采购业务,再精细化管理的经验,首钢在北京、迁安、秦皇岛、京唐、顺义实施“一业多地”的备件集中管理模式,马钢通过加大国产化工作力度,将进口备件比例从20%以上降低到7%~8%的经验,济钢狠抓备件修复节省费用1.2亿元的降本增效措施,天津钢管公司在生产规模从50万吨扩大到300万吨后,使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备件计划,显著地提高了备件采购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等,以及太钢提出企业之间对积压库存互通有无、建立大型事故件的库存共享和联合储备的建议,都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会议认为,应在适当的时间以会议或期刊的形式组织备件国产化及技术创新成果的交流。建议利用资源量集中优势,实施钢铁企业通用备件集中采购,联合谈判,降低采购价格。
4、由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液压润滑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首钢总公司组织的“冶金设备液压润滑技术管理与润滑油耗对标挖潜研讨会”,于2010年8月25日~27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共有37家钢铁企业、润滑油脂及装备制造厂商,7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收到16篇优秀论文。会议围绕全面提升钢铁企业设备液压润滑技术应用于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冶金设备液压润滑的效率和效益,在企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以及冶金企业油品国产化等进行了认真的交流研讨;会议发布了重点钢铁企业2009年度润滑油消耗和质量管理调查情况。统计显示2009年行业平均吨钢消耗为0.4kg/t(相当于每生产1万吨钢消耗4吨润滑油),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0.2kg/t,降幅达30%。代表们认为这次关于吨钢油耗量统计普查工作非常有意义,也很及时,它对今后进一步加强企业之间液压润滑管理经验交流,对比找差,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5、由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工业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武钢股份公司组织的重点钢铁企业工业建筑管理工作会议,于2010年9月10日—12日在秦皇岛市召开,来自重点钢铁企业工业建筑委员会17个常委单位的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武钢股份公司设备管理部,通报了2009 年工业建筑专业委员会安排的重点工作的进展和落实情况,以及近期专业委员会活动的计划;会议邀请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林志伸专家进行了工业建筑专题学术报告;会议还对武钢起草的《钢铁企业工业建筑管理办法》讨论稿,专业委员会今后的重点工作等进行了讨论。会议强调,各企业要高度重视工业建筑管理、技术人员,以及维检人员的培训工作。希望工业建筑专业委员会,针对工业建筑技术难点,及时组织交流和培训活动。提高广大工业建筑管理与技术人员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积极推广应用工业建筑检测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及时发现整改工业建筑隐患。
6、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设备诊断专业委员会组织的 “2010年全国钢铁企业设备诊断技术与应用成果交流会” 于12月28至2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和设备诊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马钢集团设备部有关负责人,来自全国各大中型钢铁企业、设备诊断仪器制造企业以及高等院校的代表90多人参加了会议。
(1)、会议认为,马钢作为设备诊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集团公司历届设备主管领导对设备诊断专业委员会的活动,都给与了积极的重视和支持。对行业设备诊断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和企业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借鉴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会议交流研讨效果显著。会前马钢公司设备部做了大量周密细致的会议筹备和调研工作。会议共收到论文60多篇,有55篇论文编入了《2010年全国钢铁企业设备诊断技术与应用成果交流会论文集》。其中,在大会交流中:宝钢、鞍钢、马钢、武钢、湘钢、重钢、新冶钢等经验介绍,都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设备诊断技术进行了有益的运用和总结。尤其是安徽工业大学潘紫微教授所作的《设备诊断技术与发展》的报告,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设备诊断技术、先进诊断仪器设备、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有关国家应用的效果等情况,使与会者对设备诊断技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受益匪浅。
(3)、设备诊断技术是设备动态和趋势化管理的重要支撑手段,这一点在全行业已被更多企业所认识。但是钢铁企业设备诊断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各单位工作开展不平衡,深度和广度差异较大;个别企业的领导重视程度和支持得不够;企业内精密诊断力量不强;尤其是缺乏诊断成果的经济效益分析,今后应积极改进。
7、为了全面推进、提升我国冶金设备硬面技术研发应用的水平,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主办,粉末冶金分会硬面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全国冶金设备硬面技术应用成果经验交流会,于2010年6月7-8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79家钢铁企业、相关科研院所、硬面装备和材料制造企业的13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硬面技术在冶金行业的研发应用,已有30年左右的时间,从事硬面技术企业的规模、人才队伍、技术装备水平,以及检验手段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钢铁行业的发展进入到高成本低利润的现阶段,硬面技术应具备独特的优势,在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将会更加明显,是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宝钢、首钢、马钢、攀钢、唐钢、邯钢、莱钢等企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当前关键是要加强企业间的信息沟通,联合研发,避免企业间的重复开发和同质竞争,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和企业的紧密结合,推进冶金设备硬面技术应用,取得更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8、由太钢集团山西钢建和马钢能源总厂承办的冶金修建企业和冶金电修企业交流年会,分别于2010年9月初和9月中旬,在太钢和马钢召开。重点大钢十几家修建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以如何适应钢铁行业发展形势变化,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研讨。冶金修建企业除在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深化,多元产业发展又有新的突破外,深入研究节能减排的技术措施,加强企业间的项目合作,在生产经营诸多困难和挑战面前,勇于开拓进取、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服务水平,企业经营和发展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会议上还进行了生产经营指标的交流对比,起到了赶先进、找差距有方向,相互促进作用。
9、冶金动力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马钢于2010年6月份在上海组织了全国冶金制氧专业年会参会代表68名。会议收到技术论文37篇,宝钢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2010年9月中旬在武汉组织了全国冶金热电专业年会,钢铁企业热电专业的领导与技术人员共120人参加会议。会议收到交流论文与文章79篇,武钢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上述两个专业重点进行了技术管理及节能降耗工作的经验交流。2010年8月中旬,在宁夏银川市组织召开了全国钢铁企业供排水专业年会,出席会议的有42家全国冶金供排水专业单位共108位代表。会议共收书面交流了论文56篇会议。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近两年来我国冶金供排水专业技术工作及节能减排工作的成就,展望了供排水专业发展方向,提出了今年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与此同时,全年协调联系了网员单位之间相互学习考察交流共30多次,还收集整理编印了《全国冶金行业五大动力专业2009年技术经济指标》,深受各专业单位的欢迎。
10、由鞍钢和宝钢负责的《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冶金备件》杂志,也很好地完成了定期发行任务,杂志的编辑质量和数量也有所提高。尤其是由马钢负责的《冶金动力》杂志,除完成了正常6期出版发行工作,还另行出版了两期增刊。为保证出版物质量和内容创新,与有关机构合作开展了学术不端文献检测工作。
11、由鞍钢负责的“冶金设备检修工程预算定额站”完成了《钢铁企业检修工程预算定额》和《钢铁企业检修工程费用定额》(2009版)的发行和使用培训工作。先后组织了5期培训班,对钢铁企业53家,共计817名检修工程造价人员进行了培训。
12、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还协调有关单位,定期完成了2009年年度和2010年各季度,重点钢铁企业设备管理指标统计汇总,以及备品备件管理指标体系的修订工作,并反馈给相关钢铁企业,为企业间设备系统对标提供参考。同时,基本完成了对京唐钢铁公司、鞍钢鲅鱼圈新区、重钢长寿新区主要冶金装备国产化情况的调研工作。
通过2010年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开展的各项活动,深刻地感受到,尽管钢铁企业之间在市场机制下互有竞争,但并不妨碍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各企业都认为协会和学会所建立的行业或专业交流平台很有必要。尤其对推广“四新技术”、典型管理经验,解决设备运行与管理中的疑难问题,协调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合作共赢发展等,更是大有可为。同时,从活动中也反映出企业间设备管理工作的不平衡和差距。主要是个别企业还没能建立起及时分析总结设备管理中经验教训、规划目标、推进措施的有效机制,管理创新意识亟待增强。另外,从设备和备件管理技术经指标统计缺乏严谨规范性表明,多数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仍有待全面提升。
三、2011年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初步工作计划
2011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钢铁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应对诸多困难挑战的一年。各企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以及节能降耗等任务,仍然紧迫而繁重。企业设备系统地工作者,务必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新的发展目标,增强全局意识和责任感,更加扎实地做好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中的现实状况,建议 2011年及今后几年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做好企业设备管理“十二五?重点工作和目标规划
钢铁企业设备系统,应结合企业“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目标,在设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维修模式优化、现代化管理方式、手段,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人才队伍培养建设,主要生产装备和进口设备、备件国产化等方面,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重点工作任务和目标规划,以及相应的有效措施。
2、通过对近几年行业总体设备管理水平的了解,并征得有关企业的意见,“十二五”期间,钢铁企业设备管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进一步加以提升。具体目标是:杜绝重大、特大设备事故;主要生产设备故障停机率,钢铁联合企业应保持在3‰以下;特钢企业应保持在4‰以下;全年设备修理费占产品制造成本应控制在4%以内;备件资金周转天数应在180天以下;到“十二五末”进口设备备件国产化率应达到85%以上;备件修复率应达到20%以上(按价值比率计算)。
3、按照(国发[2009]38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国发[2010]7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文件的精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生产企业,到“十二五末”应全部淘汰不符合国家要求的落后产能装备。各企业设备主管部门应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
4要特别重视节能环保设备的运行管理。企业应通过3-5年的不懈努力,使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完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家政策法规要求的标准,为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条件。
5、近几年,设备与检修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高炉重大设备事故比较突出,各企业务必给予高度重视。应进一步加强设备维修安全规章制度,标准和规程执行力度的监督和落实,减少和杜绝设备故障和事故,尤其是重大设备事故,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6、冶金修建、冶金电修、工业建筑、液压润滑、备件管理、冶金动力、检修预算定额等专业活动,应结合行业和企业发展形势,选好主题交流内容,适时组织交流活动。
|